我上一篇文章提到,老友因買房身心俱疲,近期賣房虧約六百萬…
很多人都跳出來批評,我在唱衰房市已經轉空,甚至是在倡導大家不要買房。
說真的,政府和財團聯手炒房坑殺人民,這種虛假的泡沫不可能永存,且因全球少子化不可逆,我確實不看好數十年後的房價走勢。
但老實說,不管是投資還是買房,只要能夠讓你的資產穩健成長,讓自己有個家能住得安心,我仍認為,要愈快進行愈好。
畢竟,人的時間和福報都有限,不可能人人都買到或等到最低點,所以才要善用「時間參數」的力量,在「時間」這個成本最高的資源還足夠時,就要盡可能幫未來的自己規劃後路。
因此,我的重點不是在房市是否反轉,叫大家都不要買房,而是要大家訓練風險意識,及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。
例如,沒有人知道疫情來襲,會讓自己收入驟減,甚至付不出房貸,逼得自己只能降價賠售。
所以買房前就要先假設好會出現類似情況,若自己的現金流不夠,每個月繳完貸款,不但存不到錢,還只能吃泡麵,就別妄想買房了。
同樣的,沒有人能預測到,近期台股會連跌九天,直接蒸發快一千點。
雖然以歷史上崩盤的幅度來看,現在回測的幅度還沒有很大,但許多在前半年嚐到甜頭大賺的少年股神,可能就會忽略風險,忘記股市其實是會跌的,不斷加大部位和槓桿。
如今不幸碰到空頭,就可能殺在最低點或被斷頭,把之前的獲利吐光。
甚至我還聽到有個家長,看前半年一堆人賺錢,想趁股市在多頭時大賺一筆,把生活費和小孩的學費都賭進去,結果現在沒錢繳學費了,祈禱著不要開學。
總之,不管你早買房還是晚買房,早投資晚投資,只要你風險意識不足,和沒有衡量自己的現金流,當意外來臨,你就會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人。
因此,在投資或置產前,先問問自己,是否有考量到未來資產價格可能下跌,才進場謹慎操作?還是把眼睛蒙上,欺騙自己資產只漲不跌?
若你是後者,就別摧殘自己了,盡快離場吧!
說真的,投資不是賭博,房子也沒必要買在市中心,賺得安心、穩定和住得沒有壓力,才是最重要的。
總比碰到空頭或意外,被心理壓力壓垮,睡不著覺要好得多。
Photo by Andrew Haimerl on Unsplash